梵高奶奶:我画的都是真东西
1、要我说,梵高的那幅画我看不懂,可梵高画的向日葵没有我画得好。向日葵不能搁在花瓶里,没有水和土,它会死。”就是这乡土得有点掉渣的话和那些朴素而充满温情的画,感动了无数现代人,勾起了都市人的乡愁,亲昵的叫她“梵高奶奶”。 去采访的当天,我一见面,就叫她“梵高奶奶”。
2、我们要知道,无论学什么东西,只要肯学习,什么时候都不晚。普通农妇常秀峰就是个例子,她到70多岁才开始绘画,却意外地成为受人欣赏的“梵高奶奶”。问题是现在很多父母已经满足于过无趣的生活,不单是中老年人,甚至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。对父母的生活状态,做儿女的不应无动于衷。
3、我还在上幼儿园时候,一天下着大雨,奶奶接我回家,在学校门口捡到一个钱包,里面装有四千元现金,多大的数目呀!奶奶却毫不犹豫地把钱包交给了我的老师,当失主找到学校,接过钱包,发现钱分文未少时,感动地热泪盈眶。
常秀峰“梵高奶奶”常秀峰
1、岁的常秀峰,被亲切称为梵高奶奶,是南阳方城县拐河镇江家村的一位普通农妇。尽管她没有受过教育,也没有绘画基础,但她的生活经历和对家乡的热爱,使她在艺术的道路上找到了独特的表达方式。2003年,丈夫去世后,常秀峰在儿子的鼓励下,首次来到广州这个大都市。
2、同年,奥一网和新浪相继为她开设博客,虽无理论基础,但“梵高奶奶”的称号迅速在网络上流传开来,她的画作点击率极高,每一幅都充满了温暖和生命力。在2006年11月的《鲁豫有约》中,她的《向日葵》与梵高的作品并置,她以朴素的语言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,让人感动。
3、梵高奶奶,真名常秀峰,她70多才开始绘画,却被人们称之为“中国农村的梵高”。 一次香港个人画展,两次被请上“鲁豫有约”。 法国著名摄影师鲁斯本,台湾马英九先生分别收藏了她的画作。
4、常秀峰被网友称为“梵高奶奶”,其风格是“后印象派”的。其实质是“质朴”、“全心体会大自然”、“反璞归真”,从而可以达到很高艺术创作境界,使艺术品具灵性。后印象派(Post-Impressionism),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。
5、常秀峰,中国常用人名,比较著名的有工艺美术家常秀峰和“梵高奶奶”常秀峰。
梵高奶奶主要经历
1、梵高奶奶,她70多才开始绘画,却被人们称之为“中国农村的梵高”。 一次香港个人画展,两次被请上“鲁豫有约”。 法国著名摄影师鲁斯本,台湾马英九先生分别收藏了她的画作。
2、在农村生活期间,梵高奶奶并不识字,也不涉足绘画。然而,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三年前,她在闲暇时刻拿起孙女的蜡笔,开始了她的艺术探索。尽管她并不了解艺术术语如“后印象派”,但她的作品却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,因此,人们亲切地称她为“中国农村的梵高”。
3、岁的常秀峰,被亲切称为梵高奶奶,是南阳方城县拐河镇江家村的一位普通农妇。尽管她没有受过教育,也没有绘画基础,但她的生活经历和对家乡的热爱,使她在艺术的道路上找到了独特的表达方式。2003年,丈夫去世后,常秀峰在儿子的鼓励下,首次来到广州这个大都市。
常秀峰的介绍
年,常秀峰在香港举办了个人画展,并出了一本画册义卖,所得款项全部用于资助甘肃贫困地区的学校。她对这种经历感到难以置信,仿佛置身于梦境。中央电视台也以专题片的形式对她进行了介绍,她的作品甚至引起了国际知名人士的关注,如台湾的马英九和法国摄影大师斯鲁本。
梵高奶奶,真名常秀峰,她70多才开始绘画,却被人们称之为“中国农村的梵高”。 一次香港个人画展,两次被请上“鲁豫有约”。 法国著名摄影师鲁斯本,台湾马英九先生分别收藏了她的画作。
常秀峰,中国常用人名,比较著名的有工艺美术家常秀峰和“梵高奶奶”常秀峰。
一个目不识丁,没学过绘画的农村老妇常秀峰,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,拿起孙女的蜡笔画画,竟意外画出被誉为“可媲美梵高”的作品,赢得“中国农村的梵高”美誉。
常秀峰的特点
常秀峰被网友称为“梵高奶奶”,其风格是“后印象派”的。其实质是“质朴”、“全心体会大自然”、“反璞归真”,从而可以达到很高艺术创作境界,使艺术品具灵性。后印象派(Post-Impressionism),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。
常秀峰被网友称为“梵高奶奶”,其风格是“后印象派”的。其实质是“质朴”、“全心体会大自然”、“反璞归真”,从而可以达到很高艺术创作境界,使艺术品具灵性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