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南轩公简介
1、南轩(1518-1602),南逢吉长子,陕西渭南(今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南家村)人,字叔后,学者。明嘉靖进士。轩刻苦学习,至老不倦。人称“渭上先生”,“壮游金马,阅铨曹,历藩臬”门人杨光训《序》,著《资治通鉴纲目前编》。据南轩《自序》,说自己是吏部文选司郎中、翰林院庶吉士。
2、南轩公是燕王朱棣在没有成为皇帝前的军师和心腹,是电视剧《郑和下西洋》虚构人物。相关剧情:朱棣按捺不住,又派心腹南轩公、张玉寻找姚广孝。皇上赏赐燕王遴选来的小太监,燕王妃惟独看中了少年老成,宠辱不惊的少年马和。姚广孝与朱棣见面,两个胸怀天下的英雄惺惺相惜。
3、永乐年间,全民参与造船,郑和受命下西洋,平定海盗陈祖义。朱棣下令寻找南轩公,欲委以重任。陈祖义绑架南轩公,郑和船队历经磨难,最终确认陈祖义身份。在与渤泥使臣的交往中,郑和展现了智慧与和平使命。面对海盗威胁,郑和在南轩公的协助下,稳定了南洋局势。
4、南轩(1518-1602),南逢吉长子,陕西渭南(今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南家村)人,字叔后,学者。明嘉靖进士。轩刻苦学习,至老不倦。人称“渭上先生”,“壮游金马,阅铨曹,历藩臬”门人杨光训《序》,著《资治通鉴纲目 前编》。据南轩《自序》,说自己是吏部文选司郎中、翰林院庶吉士。
5、明朝南轩公简介 南轩公介绍南轩(1518-1602),南逢吉长子,陕西渭南(今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南家村)人,字叔后,学者。明嘉靖进士。轩刻苦学习,至老不倦。人称“渭上先生”,“壮游金马,阅铨曹,历藩臬”门人杨光训《序》,著《资治通鉴纲目 前编》。
四川省绵竹中学书院时期
字面意思是不要把史书都让给古代贤人占据,本质意思是在鼓励、督促人们要有所作为,名留青史。
清朝时,张浚成为帝王庙的从祀功臣之一,且得到了官方的特殊待遇,其后裔免除了各种差役。在现代,张浚和张栻的墓地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正在申请国家级保护,并设立了研究会进行深入研究。
年4月22日,绵竹中学新建工程正式开工,2009年12月,一个硬件全国一流、现代化、高品质、绝对安全的绵竹中学将竣工,这所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无限大爱,汇集着江苏人民的无私援助,寄予着五十万绵竹人民无比期望的新学校将屹立于川西平原。
四川省重点高中有成都市第七中学、四川省绵阳中学、成都外国语学校。省重点高中:是我国高级中等教育的主体,是高级中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,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以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,上承初中,下启大学。
城东翰墨飘香处,紫岩书院也;庠序旧址,绵中前身。遥想元延祐三年,书院初成;倾城流誉,远近归心。川西诸县,孰能望其项背!理学大师张栻,戊戌六君子杨锐,或于此秉烛而读,或于此诲人谆谆。岁月无痕,光阴似箭,弹指千年去也。紫岩数易其名,曰景宣曰月波,终为今之国重绵竹中学也。
南轩先生雕像手里拿的什么著作
《岳麓书院记》。岳麓书院重建时,张栻撰写了《岳麓书院记》,奠定了岳麓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。张栻字敬夫,后避讳改字钦夫,又字乐斋,号南轩,学者称南轩先生,谥曰宣,后世又称张宣公。南宋汉州绵竹(今四川绵竹市)人,右相张浚之子。南宋初期学者、教育家。
《岳麓书院记》。根据相关信息查询得知:南轩先生雕像手里拿的是《岳麓书院记》。岳麓书院重建时,张栻撰写了《岳麓书院记》,奠定了岳麓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。
《南轩先生论语解》十卷,或称《癸巳论语解》,《论语张宣公解》《南轩先生孟子说》七卷,或称《癸巳孟子说》,现存《南轩称生孟子说》七卷。《南地易说》有三卷本和五卷本,五卷本或称《南轩先生张侍讲是易说》,以上均存。
南轩先生手里拿的什么著作
《岳麓书院记》。岳麓书院重建时,张栻撰写了《岳麓书院记》,奠定了岳麓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。张栻字敬夫,后避讳改字钦夫,又字乐斋,号南轩,学者称南轩先生,谥曰宣,后世又称张宣公。南宋汉州绵竹(今四川绵竹市)人,右相张浚之子。南宋初期学者、教育家。
《岳麓书院记》。根据相关信息查询得知:南轩先生雕像手里拿的是《岳麓书院记》。岳麓书院重建时,张栻撰写了《岳麓书院记》,奠定了岳麓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。
据南轩《自序》,说自己是吏部文选司郎中、翰林院庶吉士。万历庚寅(1590)年,他编撰成渭南历史上第二部县志—《续渭南县志》。其著作还有《订正通鉴前编》、《关中文献志》、《本宗谱》、《南氏全谱》、《渭上稿》、《渭上续稿》等,其墓在秦村祖茔。
石鼓七贤是哪七贤啊?
1、明万历中(1587~1598)周敦颐,李宽、韩愈、李士真、朱熹、张栻、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,世称石鼓七贤。
2、石鼓七贤,明万历中(1587~1598)同祀石鼓书院七贤韩愈、周敦颐、李宽、李士真、朱熹、张栻、黄干祠的合成。
3、李宽,韩愈,李士真,周敦颐 ,朱熹,张栻,黄勉斋.张栻 (1133—1180)是南宋时期与朱熹、陆九渊、吕祖谦齐名的思想家,朱、吕、张栻三人传学于东南,时人誉为“东南三贤”,同时代的另一位学者陈亮说:“乾道间东莱吕伯恭(吕祖谦),新安朱元晦(朱熹)及荆州(张栻)鼎立,为一代学者宗师。
4、石鼓七贤,明万历中(1587~1598)同祀石鼓书院七贤韩愈、周敦颐、李宽、李士真、朱熹、张栻、黄干祠的合成。石鼓书院旧有七贤祠,前身是明永乐年间(1403~1424)衡州知府建的韩张祠,纪念韩愈(韩愈是史载登临合江亭第一人)和张栻;成化年间(1465~1487),又加进去了朱熹。
张栻的个人著作
《南轩先生论语解》十卷,或称《癸巳论语解》,《论语张宣公解》《南轩先生孟子说》七卷,或称《癸巳孟子说》,现存《南轩称生孟子说》七卷。《南地易说》有三卷本和五卷本,五卷本或称《南轩先生张侍讲是易说》,以上均存。
著作有《知言》、《五峰集》等。 绍兴三十一年(1161年),张栻二十九岁,前往衡山拜见胡宏为师,问河南程氏学。张栻后来说:“开始时听到五峰先生的名字后,看到他的讲话而真的是心悦诚服,经常写信求教答疑。辛巳年(1161年)才利用机会见到先生。先生看着我愚笨而教的,之所以长善救失,大概有在语言之外的人。
《岳麓书院记》。岳麓书院重建时,张栻撰写了《岳麓书院记》,奠定了岳麓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。张栻字敬夫,后避讳改字钦夫,又字乐斋,号南轩,学者称南轩先生,谥曰宣,后世又称张宣公。南宋汉州绵竹(今四川绵竹市)人,右相张浚之子。南宋初期学者、教育家。
《岳麓书院记》。根据查询南轩先生简介可知,岳麓书院重建时,张栻撰写了《岳麓书院记》,奠定了岳麓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,岳麓书院中南轩先生的雕像手中拿的正是《岳麓书院记》。
论语解》、《孟子说》、《南轩集》。下联:北宋哲学家张载,字子厚,凤翔郿县横渠镇人,世称横渠先生,理学创始人之一。曾任著作佐郎、崇文院校书等职,讲学关中,其学派被称为“关学”,其思想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