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垒的解释
1、乌垒的解释汉 代 西域 诸国 之一 。故址在今 新疆 轮台 以东的 小野云沟 附近。 唐 时置 乌垒州 于此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·莎车》:“乃分 龟兹 为 乌垒国 ,徙 驷騝 为 乌垒王 。” 唐 李约 《从军行》之一:“ 乌垒 天西戍,鹰姿塞上川。
2、乌爹泥的网络解释是:乌爹泥乌爹泥亦名孩儿茶、乌垒泥、乌叠泥。出南番爪哇、暹罗、老挝诸国,明朝时云南老挝暮云场地方造之。乌爹或作乌丁,皆番语,无正字。制法:用细茶末装入竹筒中,紧塞两头,埋污泥沟中,日久取出,捣汁熬制而成。
3、垒:lěi。__土为墙壁是_之范式。_、土两范式叠加。_墼土石墙是垒之范式。本义: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。衍义:引申指“砌”。衍义:又用作姓。
汉朝在西域设置的最早的行政机构是
西域都护府,始立于西汉,都护府设置在乌垒城(今新疆轮台东北),治理大宛(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)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(伊犁河流域)、康居(今锡尔河中游地带)等行国,颁行朝廷号令,诸国发生动荡的时候要发兵征讨。
应该是在西汉 公元前60年,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,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西汉统一西域后,建立了西域都护府。公元前108年,西汉出兵攻破楼兰、车师,打败大宛后,在轮台、渠犁驻兵屯田,建立了“使者校尉”,管理屯田事宜。这是西汉在西域设置的最早的行政机构。
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设置的管辖机构。西汉统一西域后,建立了西域都护府。公元前108年,西汉出兵攻破楼兰、车师,打败大宛后,在轮台、渠犁驻兵屯田,建立了“使者校尉”,管理屯田事宜。这是西汉在西域设置的最早的行政机构。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(今新疆地区)设置的管辖机构。
西汉在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谁为首任西域都护?
1、西汉在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,任命郑吉为首任西域都护。郑吉(?―公元前49年),会稽(今江苏吴县)人,西汉将领。以卒伍从军,数出西域。汉宣帝时,任侍郎,率士卒屯田渠犁,因发西域诸国兵攻车师有功,升卫司马,使护鄯善以西南道。
2、季峥因功被封为安源侯,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,统治吴磊,领导西域。季峥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督,所以《汉书·季峥传》说:“汉之令在西域,始于张骞,成于季峥”。季峥死后,他谥号为庙后。西域都护府是汉代在西域(今新疆)设立的管辖机构。这是汉代西域最高的官职。
3、汉宣帝任命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。西汉宣帝神爵二年(公元前60年),中央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,治所乌垒城。西域都护府管辖包括现在昆仑山北麓、天山南麓、天山北麓、东疆地区、帕米尔及其以西地区。
4、汉宣帝任命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。西域都护是汉王朝中央政府派遣管理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。其级别相当于郡太守,每年的俸禄是二千石粮食。其属官有副校尉、丞各一人;司马、侯、千人各二人。都护的职责是统辖西域诸国,管理屯田,颁行朝廷号令,诸国有乱,得发兵征讨。
乌垒城怎么读
1、乌垒城的读音: [wū lěi chéng]乌垒城的释义:乌垒,古西域国名。 《汉书·乌垒传》载:“乌垒,户一十,口千二百,胜兵三百。城都尉、驿长各一人。与都护府同治。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。”乌垒在今轮台县东北,是当时汉西域都护的治所。人口很少,但地理位置很重要,处在西域的中心。
2、龟兹拼音:[qiū cí]。龟兹国(拼音qiū‘cí,梵语Kucina)又称丘慈、邱兹、丘兹,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,汉朝时为西域北道诸国之一,唐代安西四镇之一。为古来西域出产铁器之地。龟兹古代居民属印欧种。
3、笔者就平日读史所见史料和亲身的考古调查材料,就唐安西乌垒州治所及其有关问题略述己见,不妥之处,期待识者指正。汉唐轮台、乌垒的变迁 清代学者著述的《新疆大记》中认为唐安西鸟垒州城是在今轮台县东境策大雅。近年编绘的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同样将它划在今轮台县东境的阳霞至策大雅。
乌垒地理位置
1、乌垒,古西域国名。 《汉书·乌垒传》载:“乌垒,户一十,口千二百,胜兵三百。城都尉、驿长各一人。与都护府同治。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。”乌垒在今轮台县东北,是当时汉西域都护的治所。人口很少,但地理位置很重要,处在西域的中心。
2、乌垒因其地理位置优越,处在北路要道上,往北可至龟兹、姑墨、疏勒等地,穿越葱岭可达大宛和康居;往南则通往鄯善、且末、于阗等地,越过葱岭可通往大月氏、大夏和安息等国,即所谓的“南道”。往北经焉耆和车师,可通往山后六国和乌孙,显示了乌垒在古代交通网络中的关键位置。
3、西域都护府位于巴音郭楞西北部的轮台县。野云沟乡和策大雅乡结合部距库尔勒市113公里,距轮台县城58公里,东经85 °04,北纬42°00,海拔高度990米, 现已辟为巴音郭楞的一个旅游点,吸收中外游客之多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