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子兵法不是战法,而是不战之法
孙子兵法不是战法,是不战之法;不是战胜之法,是不战而胜之法;不是战而后胜之法,是先胜而后战之法 兵者,国之大事。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军事是国家的大事。关乎于生死存亡,不能够不重视,一定要仔细审查啊。《孙子兵法》讲究的是“不战”,而不是战。
对此,华杉老师总结得非常好,说这孙子兵法不是 战而后胜之法,是先胜而后战之法 。 也就是说,《孙子兵法》讲究的不是如何作战,而是如何不战。把这“五事七计”算清楚后能赢再打,这就叫胜算在握。反之,则不要兴师动众,能退则退。
《孙子兵法》的核心思想,我总结为三个,不是战法,而是不战之法,不是战胜之法,而是不败之法,不是以少胜多之法,而是以多胜少之法。
《孙子兵法》是不战之法,因为知道会输所以不战,不战就不败。这看似是非常消极的,但其积极的意义在于,不战不败就可以堵塞错误的源泉,不退步就是进步。
读《孙子兵法》之六:先胜后战
意思是:因此,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,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,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。出自春秋孙武《孙子兵法·军形篇》。节选原文: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,非善之善者也;战胜而天下曰善,非善之善者也。故举秋毫不为多力,见日月不为明目,闻雷霆不为聪耳。
不能取胜,就不要出战。抓紧练自己。孙子的思想是先胜后战,后面还会讲。我称之为赢了再打。没有赢,就不要打。孙子的思想,一贯谨慎。守则不足,知道自己力有不足,就守。要力量多大才攻呢?一定要“有余”才攻。
初识“先胜而后求战”这句话时我觉得好搞笑,还没打仗就先赢了,那既然都赢了还打什么仗?怎么这么简单的逻辑错误会出现在兵法书扛把子《孙子兵法》之中呢?后来深入了解后才知道这句话非常不简单。
杜牧此注,高屋建瓴,精准明白。通过计算定胜负,胜了才打,这就叫胜算。没有胜算,那就不要兴师动众。这就是孙子的核心思想:先胜后战。
如何理解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
1、深入理解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智慧 在军事策略中,一个深刻的真理是:胜兵如棋,布局在先。他们明白,胜利并非盲目的冲击,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筹划。
2、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,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,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。
3、孙子在《形篇》中提出“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”。对此,很多人认为战前必操可胜之权,然后才敢于一战,还有人认为这与《始计篇》提出的“多算胜,少算不胜,而况无算乎”是一个意思。历代注孙子也大多是这种观点。
4、孙子兵法原文中提到: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。” 这句话的含义是,真正能够取得胜利的军队,是在战斗之前就已经具备了胜利的条件,而那些失败军队,则是在战斗之后才寻求胜利的可能。 这句话反映了孙武的军事思想,强调了战前的准备和战略布局的重要性。
发表评论